奈米無下師 - 個人官方網站
  • 關於本站
  • 本職學能
  • 奈米文章
  • 攝影作品
  • 設計作品
  • 推薦網站
  • 聯絡奈米

【團購網】- 創新的商業模式抑或是殺雞取卵的雙輸局面?!

6/24/2016

 
图片
此篇原文日期為 2011/9/6 ;團購熱潮雖然己消為退燒,但當初這也是一種風靡台灣的一種網路商業模式,再加上前二天(6/21)稱全台最大的團購網站 GOMAJI 傳出大裁員的消息,這實在是不會令奈米無下師感到意外啊。

在網站改版後,原本此文是打算廢掉的,但後來想想,還是保留起來;除了原本內容之外,再加上這幾年來的觀察心得,重新包裝,再公開這篇文章囉。

所以這篇文章的前後文的時空背景,還真快整整差了五年的時光囉,真所謂眼看他樓起了,眼看他樓塌了。
2011/9/6 內容:
這二年,不知怎麼回事,團購類型的網站好像掀起了一陣旋風,如雨後春筍般的一個一個成立!如「拉手網」、「GOMAJI」、「糯米網」、「17P好康」、「GROUPON」、「奇摩折扣+」、「Liker」。

這樣子的團購網站,可以說是大大的打破了經濟法則,市場的價格是透過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但在這些團購網站的操盤之下,彷彿他們可以另闢蹊蹺,打破數百年來的經濟法則;而這樣子的團購商業手法,究竟是自由市場的萬靈丹,還是毐藥?!
某日前往拜訪某位客戶,該客戶是從事糕餅業者,談及團購網站也有與他接洽過;這位客戶也是個性十足,講話十分的直爽,以下為他們之間的對話:
​
團購網業務員:我們能幫助您的商品賣的更好,只要打對折,我們能為您的銷售量有十分亮眼的成績!
客戶:那不用您們來幫我做促銷,要打對折的話,只要在我店門口掛個紅布條上去就可以了!

團購網業務員:我們還能幫您的知名度打開。
客戶:像這種賣一個賠一個的方式,賣愈多我賠愈多,我做敦親睦鄰的就好了,不用那麼大的名氣!
​
團購網業務員:如果您擔心賠錢,可以把售價調高再來打折!
客戶:這樣子我店面賣的商品跟網路上標示的會不一樣,做生意不能這樣子做!

=============================================================================

這對話也是真夠有趣的!不過也反應出這些所謂團購網為了業績,無所不用其極,但最後,受害的依然是店家,店家賠本賣,但最後真的能有那麼大的效應嗎?!消費者會願意再回籠嗎?!這也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以消費者的立場來思考,賠本生意是不會有人做的!因此就算店家打到一折,消費者還是會認為店家還是有其賺頭,可見平時店家賺的可兇可猛了!如果團購網站將消費者的胃口養大了,也寵慣了!當消費者再次上門消費時,會怎麼跟店家拗?!您都可以打對折來作促銷了!那我來這裡消費,打個折扣吧!此例一旦大開,店家的生意可能會面臨血本無歸的狀況了!不打折,可能消費者就會認為這一家是黑店,賺的太大!一旦有了這種刻板的印象之後,對於店家的形象也是大受損害。

前些日子才跟某個團購網的業務員不期而遇,該名業務員也很擔心自己在團購網的職業週期不會太長!就算好不容易開發了一家店家願意配合這樣子的活動;但是頂多也只有這麼一次,玩過一次之後,店家也不太有意願要配合第二次了!因此每個月都得陷入不斷開發陌生客戶的情形,這樣子的消耗業務員的職業週期,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再加上目前團購網站如此之多,大多數的團購網站都與店家有簽定合約,一旦跟我這個網站配合之後,半年之內不能與其它同類型團購網站配合,或是不得以更低價格來配合其它同類型的團購網站。在這種限定條款之下,只會讓這些業務員更難生存下去!

事實上奈米無下師也與不少位客戶談過,也發現有不少客戶都有接觸過團購網站的業務員來拜訪洽談,但配合的意願都不會太高!畢竟店家所要考慮的除了成本之外,還要想辦法日後價格依然可以調整的回來的窘境,更擔心會因此賠上了形象和招牌。

到目前為止仍是可以見到不少的店家,以廣告的心態來配合團購網的活動;但據奈米無下師的明察暗訪,這些店家都表示,「僅此一次,下不為例!」畢竟犧牲太大了!開門作生意本來就是要營利,要營利就要有利潤可言!像這樣子的商業行為,真的有如殺雞取卵一般。

既然消費者純綷是為了搶便宜才到團購網參加團購活動,那麼團購網有那麼多的團購活動,消費者只要一個活動跟著一個活動,這樣子一直下去消費就好了,也不會針對特定店家回籠消費,如此一來真的會如同團購網所宣稱的,日後等消費者回籠,那麼店家配合團購活的效果也自然就有回收了!這樣子的說詞真的能夠成立嗎?

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公司一窩蜂的投入下去呢?!就連台新金控集團也成立了「17P」團購網站!就連入口網站最早做網路購物的Pchome也投入了!究竟這些公司所圖為何?

以某家公司為例,該家公司的主管聲稱,在台灣的營運其實只是為了日後開拓在中國大陸的商機,將台灣的商品販售到中國大陸去;但此時面臨的現實問題是:照這樣子不斷的下殺折扣的行為,就算在中國大陸能開拓市場,可能也會使台灣的店家望之卻步;畢竟二地的消費族群消費意識水平還是相差甚遠,更何況一面臨新的市場,第一個手段就是採用流血下殺策略來競爭;日後只會陷入這種無窮止盡的價格流血戰之中,更有可能導致血本無歸;因此就算在台灣願意配合進行團購的店家,但也不表示一定就能配合在大陸進行這樣子方式的行銷。

以奈米無下師的觀察,目前配合團購網站的店家,除了人力服務類的,是比較無法估算出其成本之外,其它的實體商品、美食團購等等,都已是讓配合的店家血本無歸了!

而且最近團購網站在價格戰上,為了使店家不致流血太多,竟然也開始玩起了文字遊戲了!都是先把價格調漲之後,再來作下殺促銷;但這種玩法如果是在電視購物台,實體店面的話,在經過專業的叫賣行銷人員的催化之下,這倒還可以利用這樣子的方式進行操作,但如果是在網路上,很容易就被比價,很容易就被人家看出破綻了!

一般的團購網站都是以廣告的角度來說服店家來進行配合團購促銷活動;把店家原本要進行廣告的行銷預算,拿來配合團購活動,這樣子除了可以利用團購來打廣告,同時又能有回收。

這樣子的說詞,究竟是對配合活動的店家是有其助益?!還是根本是包著糖衣的謊言?!

依據奈米無下師的觀察,店家所想要的除了一時的話題創造之外,更想要有網路上長期且又有持續性的廣告效益;不過這種團購活動,幾乎大都是一時的,消費者的熱情來的快也去的也快,在活動結束之後,也就表示了消費者願意再上門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除非店家的商品或是其服務能深深的打動消費者,不然到頭來可能也是空歡喜一場。

當然了!店家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有一失必然一定要有一得,最近在這些團購網站發現到,有愈來愈多的美容保養店家加入團購活動,這當然是有其玄機的了!

對這些美容保養的店家而言,是可以用低價的策略來吸引消費者,待消費者上門之後,再引誘購買其高價位的課程或是療程,以藉此達到損益平衡。

但是這樣子的行銷模式,一點也不夠創新,這一點也一直是被消費者所詬病的,往往上了門之後,在店員的半強迫促銷之後,產生的很多消費糾紛時有所聞。

除了這些美容保養業者能夠以半強迫的方式來進行推銷其它商品之外,愈來愈多加入團購的店家,都以另外加費或是販售商品縮減或是服務縮水的方式來維持平衡。

原本店家是冀由團購網站來打開知名度,但是在其賠本的生意之下所進行的商業行為,只能大打折扣,原本的廣告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造成了許多的消費糾紛,對於上門的消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只能說配合團購網站簡直是自毀前途的自殺式行為。

對奈米無下師而言,進行價格促銷戰,算是最不智的行銷手法,其後續影響牽連甚大,若是店家自己沒有完整的行銷規劃,只是一昧的跟著這些團購網站起舞,是很容易把打下的江山毀於一旦的,這點不可不慎!價格戰是最後的手段,如果價格戰已是成為是常態的話,奈米無下師認為這樣子的商業行為,已是走到窮途末路!
商業行為上,進行價格促銷戰,算是最不智的行銷手法,其後續影響牽連甚大,若是店家自己沒有完整的行銷規劃,只是一昧的跟著這些團購網站起舞,是很容易把打下的江山毀於一旦的,這點不可不慎!價格戰是最後的手段,如果價格戰已是成為是常態的話,奈米無下師認為這樣子的商業行為,已是走到窮途末路!

回顧台灣這二、三十年來的商業模式,只要淪為價格戰的,大都是即將沒落的!如盛極一時的柏青哥小鋼珠、溜冰場、KTV、MTV、葡式蛋塔、50元披薩店、網咖、...多到不勝枚舉;一開始時,前景不錯,一堆人投入,卻沒想到其經營不如想像中的美好,後來紛紛祭出價格戰,也使得這些商業行為,很快的就沒落了!


所以奈米無下師才會認為這樣子流血的削價競爭,如果團購網站無法找到一條新的出路,很容易就陷於萬劫不復的地步了!真的是不可不慎!
以下這部影片,將團購網站的商業行為比喻的十分的巧妙!
2016/6/24 新增內容:
图片
團購網在台灣快速的興起,一時之間曾經衝到一年有幾十億的消費金額,真的是令人瘋狂;後來在 Groupon 退出台灣,一些相關的團購網站陸續關站,GOMAJI 成為台灣團購網的龍頭,佔有大半的團購市場,卻也在 6/21 傳出大量裁員的消息;無不論裁員消息是真是假,這還真是應驗了奈米無下師五年前的預言,像這種殺價殺到見骨的流血戰爭,最終只是在殺雞取卵罷了!

而當初原本設定是以團購為導向的網站,也只是披著團購網的外衣,在進行一般的電子商務行為而已(也就是以團購網的程式架構來做為一般電子商務購物網站用)。


扯一下題外話:
在團購網火力全開時期,有一個名為「瘋狂賣客」的網站,以特立獨行的行銷方式,在團購網的層層夾殺之下,硬是殺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出來,已是成為了一個傳說了;可惜的是傳說一旦落入了凡塵,也是會被打回肉體凡胎的;當瘋狂賣客開始以利潤導向為核心價值後,後來也成為為披著團購網的外衣,在進行電子商務行為的其中一個網站而已。
要說比較正統的合購,台灣就應是屬於「愛合購」這個網站了;一開始也是滿紅的,但後來有些企業自行操作主購之後,也開始變調了,目前人氣也在下滑之中。

其實在早些年,Yahoo購物中心曾經推出過一些商品是採用「集殺」的方式來進行,當時就頗有一種團購、合購的味道了;電子商務網站利用這樣子的方式是很不錯的,可惜在後來團購網的熱潮之下,還是被掩蓋了光芒;也很久沒有看過Yahoo購物中心再使用這個「集殺」來進行商品促銷活動了;奈米無下師覺得這甚是可惜。

評論已關閉。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關於本站
  • 本職學能
  • 奈米文章
  • 攝影作品
  • 設計作品
  • 推薦網站
  • 聯絡奈米